17.要培育踐行綠色環保節約理念,探索學生校服循環使用模式,創新校服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等回收利用機制,厲行勤儉節約,減少資源浪費。18.加大校服發展保障力度,學校要對家庭貧困學生、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兒童等,采取多種措施無償提供校服,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公益捐助學校或學生校服。七、強化監督問責19.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本區中小學校校服選用采購全工作流程的監督檢查,對不認真履職、違反程序進行校服選購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嚴肅追責問責;對統一購買、接收校服的采購單位在接收校服時,未按要求進行檢查驗收,或對由供貨企業直接供貨至采購單位未盡到提醒驗貨義務,導致學生購買到質量不合格校服產品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要指導學校建立校服質量問題報告制度,發現校服質量問題,時間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妥善處理,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報告,配合相關部門對有質量問題的校服進行調查處理。加強與師生家長聯系,準確、及時、客觀地向社會發布相關工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20.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生產、銷售環節校服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學校校服軟件研發,緊跟科技潮流,為學校校服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山西學校校服登記信息管理系統
所有家長表決意見及結果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備,并向家長公開。3.組建選用組織。學校成立由學校管理人員、家長委員會、教師、學生與社會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負責選用、采購、監督等工作,其中學生和家長占比不得少于80%,原則上用平均數方式確定每個班級家長數量。學校管理人員可作為召集人,負責選用采購組織管理工作。選用組織自主決策,民主協商,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進行決策,確定校服采購模式、展示環節、評定標準等,形成更加詳細的選用采購工作方案。選用組織會議須形成會議紀要,并向家長公開。4.發布采購需求。經選用組織審議通過的校服選用采購工作方案,采取采購平臺、教育網站、學校公告欄等多種方式公開發布,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備。5.確定供貨企業。由學生、教師、家長共同組成評定組織,評定組織人數不得少于學校在校生總數的30%,其中學生和家長不少于評定組織總人數的80%。對報名企業進行資格性及資料符合性審查,做好深度調研,核實企業質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務水平、社會信譽度。對通過審查的企業進行樣品展示、方案說明,展示校服質量、報價、售后等相關事宜。由評定組織按照“質優價宜”“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內蒙古中小學校服軟件定制中小學校服登記信息管理軟件,快速錄入校服信息,提高校服管理的整體效率!
限定或變相限定購買特定經營商提供的商品。9.強化監督處罰。各地要建立本地區校服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定期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校服生產企業名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明確采購單位不得向其采購校服。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聯系協調,推進監督抽查、行政處罰等監管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監管合力。三、加強組織實施10.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市場監管部門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各地教育行政、市場監管部門要提高站位,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并將校服選用納入廉政風險防控重點工作,及時排查主要廉政風險點,細化預警防控措施;各地要加強對校服選用采購管理工作情況的督導檢查,督導結果納入市縣級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11.明確職責分工。教育行政部門履行校服選用和采購監管職責,制定中小學校服管理意見或實施細則,加強校服選用采購全過程的指導和監督;會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校服質量監督抽查,督促供應商做好校服保障工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對校服生產、流通環節進行質量監管,組織開展校服質量監督抽查,抽查結果及時通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所屬專業纖檢機構。
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徽省中小學生校服管理的指導意見(皖教基〔2023〕6號)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徽省中小學生校服管理的指導意見(皖教基〔2023〕6號)各市、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進一步加強我省中小學生校服管理,根據《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5〕3號)精神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中小學生校服選用采購專項檢查行動的通知》(教基廳函〔2022〕12號)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充分認識校服管理工作重要意義校服是培育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團隊意識、傳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探索。校服質量關系學生身體健康,規范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嚴格選購程序、標準,科學設計、使用校服,保證校服產品質量和安全,不斷滿足學生對美好校園生活向往,是維護切身利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當前,校服管理仍存在選購不夠規范等問題,亟待健全和落實各項制度。各級教育行政、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校服管理,規范校服采購,提高校服管理水平,提升校服總體品質。 中小學校服信息管理平臺,高效處理校服信息,優化學校管理資源!
各校接收校服時要進行檢查驗收,要具備齊全的成衣質量合格標識,并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質量檢驗合格報告。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在供貨企業送檢的基礎上,采購單位可結合實際,將一定數量校服送法定檢驗機構檢驗,且檢驗費用不得向家長收取。(二)加強質量檢查。各地市場監督管理要壓實屬地監管職責,嚴格按照《工業產品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5號)和《工業產品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6號)要求,督促本轄區校服產品生產、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管理責任,制定《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清單》,設立質量安全總監、質量安全員,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對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校服生產企業向社會公布,同時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依法、及時處理涉及校服質量問題的投訴舉報。一經發現采購的校服質量問題,要嚴格按照合同及時妥善處理,并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三)加強統籌發展。各地教育行政、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統籌,指導區域內校服供貨企業建立健全校服售后服務體系。 南京駿飛科技專注校服軟件研發,為學校提供專業、高效的校服管理方案!新疆中小學校服信息管理軟件
校服軟件定制,滿足學校個性化需求,打造專屬的校服管理系統,超實用!山西學校校服登記信息管理系統
不得濫用行力,妨礙供應商進入本地市場,限定或變相限定購買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除財政出資購買校服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不得作為采購單位采購校服并強制購買。三、嚴格執行標準,保證校服品質采購單位進行校服選購時,要在合同中標明校服執行標準,校服安全與質量應符合《中小學生校服》(GB/T31888-2015)、《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31701-2015)、《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GB/T)等國家標準。校服生產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嚴禁降低標準生產和采購校服。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提高相關指標要求。校服供應和驗收要嚴格執行“明標識”制度。采購單位選購的校服應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和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檢驗報告中檢驗項目應包括但不限于GB/T31888-2015標準所列的全項目;在接收校服時,應進行檢查驗收,查看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和質量標識。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即在供貨企業送檢基礎上,采購單位隨機抽樣送法定檢驗機構(優先送省級及以上法定檢驗機構)檢驗,相關送檢費用不得向學生家長收取。按要求保留校服樣品,以備復查復驗。山西學校校服登記信息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