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京雕教育是否會跟蹤服務已就業的學員,了解并進行改進和優化
一、建立專業跟蹤服務體系京雕教育設立了專門的就業跟蹤服務小組,成員由就業指導老師和專業教師組成2。服務小組每三個月對已就業學員進行一次深度回訪,回訪形式包括電話溝通、線上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學員所在企業等。對于進入華為、立訊精密等重點合作企業的學員,還會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及技術主管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學員的崗位適應情況、技能運用熟練度及企業評價。這種定期回訪機制確保了學校與學員、企業之間的長期互動,使教學改進能夠精細對接實際需求。二、多維度收集反饋信息跟蹤服務的在于收集反饋數據,內容涵蓋三大方面:
學員技能應用情況:通過學員反饋,發現某些復雜零件編程操作在學校培訓中練習不足,例如五軸聯動加工技術的實際應用需求未被充分覆蓋。企業用人需求變化:從合作企業處得知,隨著行業智能化發展,企業對五軸聯動加工技術和智能化制造軟件的應用需求增長,傳統三軸編程培訓已無法完全滿足崗位要求。教學與實踐的匹配度:學員反映部分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場景存在脫節,例如在治具設計課程中缺乏對新型材料特性的講解。三、動態優化教學體系基于反饋信息,京雕教育從課程、方法、設備三個層面進行系統性改進:
課程內容迭代:若發現某類技術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但課程占比不足,立即調整大綱。例如,在 2024 年企業反饋后,將五軸聯動加工技術課時從原來的 10% 提升至 25%,并新增智能化編程軟件的專項訓練。教學方法革新:針對學員反饋的學習難點,教師團隊開發了場景化教學模塊。例如,在精雕編程課程中引入企業真實訂單案例,讓學員在模擬實際工作環境中完成項目,使知識轉化率提升 30%。實訓設備升級:當企業反映學員在新型設備操作上存在困難時,京雕會迅速響應。2025 年上半年,學校投入 120 萬元購置了兩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更新了浮雕設計實驗室的 AI 自動生成系統,使實訓環境與行業前沿技術保持同步12。四、構建校企協同育人閉環京雕教育通過深度校企合作強化跟蹤服務的實效性。一方面,與華南設計創新院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成為其產學研基地,將行業技術標準融入教學體系113;另一方面,定期舉辦校企交流會,邀請企業技術骨干參與課程評審。例如,2024 年 12 月與國光電器聯合開發的 “聲學配件精密加工” 特色課程,就是基于企業提出的高精度表面處理需求而設計610。這種協同機制使教學改進更具針對性,學員畢業時的技能匹配度達到 92% 以上3。五、延伸職業發展支持除了教學改進,京雕的跟蹤服務還延伸至學員職業成長全周期。就業指導中心為已就業學員提供終身技術支持,例如通過線上社群解答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定期舉辦行業技術沙龍分享前沿動態。2024 年數據顯示,參與跟蹤服務的學員中,87% 在畢業后一年內獲得晉升或薪資提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4。
這種 “跟蹤 - 反饋 - 改進 - 優化” 的閉環機制,使京雕教育的教學質量始終契合行業發展需求。截至 2025 年 7 月,學校已累計培養數控技術人才超 2000 人,合作企業滿意度達 95%,連續三年被東莞市機械模具產業協會評為 “人才輸送單位”。
東莞京雕教育擁有自己的實體工廠,各種數控設備70余臺,近萬平米的教學場地,20年行業經驗,開設CNC數控技術班、UG編程班、北京精雕班、車銑復合班、五軸編程調機班、浮雕、吸塑、滴塑技術班等,學會為止安排工作。
我們的培訓模式是產教融合的模式,現有廠地上萬平米,擁有70多臺各種數控設備,包括三菱、發那科、新代、北京精雕、車銑復合、五軸機等先進設備,讓學員能夠在實操練習中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經驗。
我們的使命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學到一技之長,讓更多的年輕人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