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的后果1、補稅+滯納金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企業的高新資格被撤銷,以前年度享受的優惠將會被要求補稅,并且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字。2、影響下一次申請認定高新修改后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雖然刪除了“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的規定,但也可以預想,未來再度申請將會面臨嚴格的審查和和監管。3、影響公司聲譽,尤其是上市公司高新資格對于上市公司的聲譽、品牌、**競爭力和業績而言具有特別的意義。若企業被取消高新技術資格發布重大補稅公告,將導致股價下跌,比如2018年上市公司中裝建設被取消高新技術資格,造成股價下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共有399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被取消資格,涉及13個省、市,江蘇取消220家,還有北京取消91家,河北取消50家,上海取消19家。就目前審查力度來說,高新審查越來越嚴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什么是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什么是主要產品(服務)?工業園區專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至上
有下列三種行為將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認定機構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存在嚴重弄虛作假行為的;(二)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三)未按期報告與認定條件有關重大變化情況,或累計兩年未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的。對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由認定機構通知稅務機關按《稅收征管法》及有關規定,追繳其自發生上述行為之日所屬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姑蘇區高企申報條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鑄造輝煌知識產權相關的評價指標有哪些?
第四章支持方式第十三條對合作銀行每年在高新區投放“蘇科貸”的實際損失,按照《深入推進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蘇科貸”工作實施方案》及當年《“蘇科貸”業務三方合作協議》進行補償。第十四條對合作銀行每年在高新區投放“科貸通”的實際損失,按照《蘇州市科技***市、區聯動(科貸通)業務合作協議》等相關協議配套進行補償。第十五條對合作保險機構每年在高新區投放“科技保險”的實際損失,按照《江蘇省科技保險風險補償資金實施細則》及當年《江蘇省科技保險風險補償協議》配套進行補償。第十六條對納入江蘇省天使投資機構庫的高新區投資機構每年在江蘇省內投資科技型小微企業發生的實際損失,按照《江蘇省天使投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配套進行補償。-78--79-第十七條經科技辦公室認定的科技金融創新產品風險補償比例按照具體的產品合作協議執行。
3.區引導資金未參股的天使投資機構新投資于蘇州高新區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并發生實際損失后,可申請風險補償,區引導資金將按上級風險補償資金1:1的比例給予區補充風險補償,單個項目比較高不超過人民幣200萬元。4.在高新區新設立的天使投資機構,對其租用的辦公用房,每年在100平方米內的部分可以給予租金50%且不超過50元/平方米/月的租金補貼,租金補貼**多可享受三年。第十三條區產業投資發展引導基金,投資參股基金比例原則上不高于參股基金規模的20%,對單個重大直投項目的出資不超過5000萬元。高企認定用戶***是什么意思?如何快速判 別自己的賬戶是否處于***狀態?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有什么價值
資本價值1.是創業板上市融資的必要條件。2.申請**無償資助或扶持資金的必要條件;通過高新認定后,可更容易獲得債權融資,并易申請各種無息或貼息**。3.有利于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資金介入,推動企業快速進入產業化擴張。4.有利于企業積淀無形資產,大幅提升企業估值。市場價值1.有利于擴展業務和客戶成交,是企業研發、創新、生產、服務實力的象征,證明企業在技術水平至少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2擁有對產業和行業有影響、帶動作用的關鍵技術、關鍵創新產品,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前沿技術領域競爭力。3.有利于承接國家或集團公司的研發項目,扮演技術平臺的角色。4.做為投標所需要的必要條件,是壁壘競爭對手的合法手段。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范圍!常熟補助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價格信息
通過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備案能不能享受企 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工業園區專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至上
九、企業科技人員占比要求不小于10%,這個占比是怎么計算也來的?企業科技人員占比是企業科技人員數與職工總數的比值。1.科技人員企業科技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2.職工總數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3.統計方法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科技人員數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數計算。月平均數=(月初數+月末數)÷2全年月平均數=全年各月平均數之和÷12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工業園區專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