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的應用:美國:60%以上建筑物已使用蓄冷技術;韓國:3000m3以上新建項目已立法需裝蓄冷空調項目;日本:投入使用的蓄冷建筑項目已達10萬個之多;適合采用蓄冷系統用戶:峰谷電價差越大越適合,按現有國內電價水平,3:1電價差時,新項目3年內收回投資,舊項目改造需要3~5年收回投資;白天用冷特別大,晚上用冷少,如辦公樓、車間空調、啤酒、乳業、食品飲料廠等;用冷負荷大,年運行時間長,每年用冷電費超過100萬元的用戶;當地有節能獎勵政策;部分負荷運行時間長、負荷變化較大的用戶,蓄冷空調夜間機組滿載高效進行蓄冷,白天放冷過程只需要調整冷水流量即可滿足負荷變化要求,機組基本不用部分負荷低效率運行。大型冰蓄冷設備能夠滿足多人群的冷卻需求,使用靈活。廣西外融冰式冰蓄冷
冰蓄冷空調系統采用先進的制冷技術和高效的熱交換器,使得整個系統的能效比傳統空調系統更高,進一步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在舒適性方面,冰蓄冷空調系統同樣表現出色。通過提供穩定的室內溫度和濕度,冰蓄冷系統避免了因頻繁開啟空調而引起的溫度波動,為用戶創造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此外,冰蓄冷系統還能夠降低室內噪音水平,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適度。從經濟性的角度來看,冰蓄冷空調系統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雖然初期的投資成本可能相對較高,但由于其節能特性,長期運行下來可以節省大量的電費支出。湖北冰蓄冷設備冰蓄冷系統能夠與能源管理系統結合,實現綜合能源管理。
冰蓄冷系統分析:我們采用了部分蓄冷方式,通過公式Qc=Q/(N1+CfN2)計算出Qc=700kw。同時,蓄冰槽的容量根據公式Qs=N2Cf*Qc計算得出為3920KwH。基于這些數據,我們選擇了一臺700KW的雙工況水冷螺桿機組,并配置了相應容量的蓄冰槽。從節能和節省初投資的角度來看,水蓄冷系統確實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充分利用了建筑的消防水池,既節省了建筑面積,又減少了機房面積的需求。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否定冰蓄冷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建筑特點、使用需求以及經濟效益等,來選擇較適合的蓄冷方式。
移峰填谷與節電效益:通過統計峰谷電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水蓄冷系統在電網峰谷電量使用方面的優勢。該系統通過在電力低谷時段進行蓄冷,有效實現了移峰填谷,減輕了電網的負荷。同時,與常規空調系統相比,水蓄冷系統在節電效益上也表現出色。采用水蓄冷空調系統后,移峰填谷及節電效益明顯。根據統計數據,該系統每年能成功轉移高峰電量29萬kWh,同時轉移平段電量6萬kWh,這為緩解電網壓力做出了明顯貢獻。水蓄冷空調的應用不僅降低了空調系統的初投資和運行費用,還對電網的移峰填谷和安全運行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水蓄冷系統引入暖通空調領域,將帶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冰蓄冷技術是通過在低負荷時制冰來儲存冷能的高效方法。
冰蓄冷空調是在常規水冷冷水機組系統的基礎上減小制冷主機容量、增加蓄冰裝置,利用夜間低谷低價電力時段將冷量通過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白天需要供冷時釋放出來。該技術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于美國,在70年代能源危機中得到發達國家的大力發展。從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冰蓄冷已經成為中央空調的發展方向。比如,韓國明令超過2000㎡的建筑,必須采用冰蓄冷或煤氣空調,日本超過5000㎡的建筑物,就在設計時考慮采用冰蓄冷空調系統。很多國家都采取了獎勵措施來推廣這種技術,比如韓國轉移1kW高峰電力,一次性獎勵2000美金,美國一次性獎勵500美金等等。冰蓄冷技術在酒店、商場等大型公共建筑中應用普遍。四川冰蓄冷適用范圍
冰蓄冷技術在教育機構中應用普遍,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廣西外融冰式冰蓄冷
鑒于俱樂部房屋結構及營業特點,若采用常規用電空調,其主機需按空調尖峰負荷385kW來配置,這將不僅增加初期投資,還會加大用電量。因此,俱樂部決定采用蓄冷空調來應對這一問題。在比較了不同類型蓄冷空調的投資、收益及適用性后,較終選擇了水蓄冷系統。該系統投資較少,總收益較佳,且較適合常規供冷系統的擴容和改造。根據俱樂部實際情況,可建造一個33m3的蓄冷池,設計供回水溫差為8度,可蓄290kWh冷量。同時,采用232kW的機組,并增設40m3/h初級泵及80m3/h次級泵各一臺,以滿足系統需求。廣西外融冰式冰蓄冷